首页 > 专题文章 > 红军留下的枪 ——— 立田“模范村”事迹

红军留下的枪 ——— 立田“模范村”事迹

2016-06-14 16:31:00 来源:本站

  立田村

  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三次过桂北。特别是湘江战役期间,中央红军在桂北停留了19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红军除了行军打仗之外,还书写标语,发动民众,宣传革命思想,播下革命火种。

  在灌阳县新圩镇有一个自然村叫立田村,人们都称这个村为“模范村”。“模范”从何而来?这得从1934年11月下旬红军经过村子并给村民赠送枪支弹药说起。

  1934年11月至12月间,红军长征在灌阳进行了新圩阻击战,第三军团红5师、红6师18团和第五军团红34师先后在这一带浴血奋战。敌军突破防线后,部分被冲散的红军指战员陷入敌军重围,无法脱险。为扩大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红军在新圩乡立田村祠堂,将一批枪支弹药送给立田村群众,鼓励群众起来作斗争。

  据亲历者陆英钟(立田村农民,解放战争时期参加桂北游击队)73岁时的回忆:“一九三四年旧历十月,有一支红军后卫部队在星子坪、板桥铺一带,突破敌人包围,向宝界山方向走去。走到我们村后的狗头山,红军派了一个代表到我们村打听情况,受到村里穷苦农民的热情接待。那个代表看到我们村人穷地薄,是个开展革命的好地方,于是回到部队,把所有人员都带进村里,并决定把多余的枪发给我们。”

  “发枪之前召开了群众大会,红军连长在会上讲了话。他说:‘红军的大队伍已经北上抗日打鬼子,我们多余的枪送给你们,以后军民共同抗日,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会后,他们把六十多支步枪、数百发子弹以及几十个麻尾手榴弹送给我们。为了感谢红军,我们杀了一头猪款待他们。”

  此后立田村人冒险将这批武器埋藏起来。1944年6月,广西桂林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陆绍双根据桂师中共支部书记吴腾芳的布置,回到自己的家乡立田村,从事抗日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8月成立了立田抗日自卫队。自卫队成立后,挖出了当年红军送给村里的枪支弹药,武装自己,打击日寇。

  在日军入侵灌阳的半年多时间里,40多名抗日自卫队员“扛起红军送给我们的枪,开到公路旁边的龙塘、板桥铺”,处处寻找战机,不断袭击日寇。

  1944年10月初,立田村自卫队得知夜晚有日军往县城方向运动,即决定在龙塘亭子公路西边伏击,当晚10时许,40多名日军进入自卫队的伏击圈,全队射击。由于天黑,日军只稍作抵抗,就慌忙撤离。战斗中毙日军1人,伤2人,缴获望远镜一副,刺刀一把,雨衣一件。

  1945年1月下旬,群众报告日军30多人到潮水庙村强抓妇女,抢劫财物,群众上山躲避。立田自卫队紧急集合,队长陆绍双带领一个小队从正面山上往下袭击,副队长陆俊益带领一队人从右侧迂回袭击,一时枪声响起,日军不知所措,慌忙丢掉抢来的东西逃回新圩据点。这次迂回之战,夺回被日军抢劫的财物有:猪3头,衣服被子等4担,鸡鸭100多只。自卫队当时就把这些物资归还群众。

  1945年2月上旬,立田自卫队侦察得知有较大部分日军开往灌阳县城,决定袭击。自卫队及时埋伏在通往县城道路旁的瓜子槽山上。上午10时多,300多名日军进入包围圈,自卫队开枪射击。日军遭到伏击,一时队伍大乱。后发现立田自卫队无机枪,实力不强,日军就从三面向自卫队包围。为保存实力,自卫队主动撤出战斗。撤退时,自卫队队员陆俊田不幸中弹牺牲。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3人。

  在日军进犯灌阳的半年多时间里,立田抗日自卫队“打了十多次仗”,“还多次从鬼子搜山队手中夺回被抢去的东西归还群众”。这些战斗虽然没有给日军重创,但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灌阳人民抗击外敌、不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中共全灌特支根据上级地下党的指示精神,将立田村自卫队领导成员陆绍双、陆俊益安插到小学校里去工作,占领学校阵地,组织读书小组、农民小组,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组建桂北游击队,红军留下的枪支又派上了用场。

  1947年6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决定于1947年7月23日在桂北的灵川、全州、灌阳等10个点同时举行武装起义。7月上旬,全州、灌阳两县各点起义(称全灌起义)的指挥部设在立田村。全灌武装起义前夕,中共灌阳支部多渠道筹集武器。立田村这批枪支被重新拿出来,武装起义队伍。

  1948年春,由全灌籍同志组成的北上先遣分队第3武工队,首先以立田村为革命据点恢复扩大游击区,在群众的支持下,开展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灌阳解放。为此,立田村人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全灌地下党的领导下,我们这里举行了桂北武装起义。我们村四十多个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拿起红军送给我们的武器,参加游击队。”“在游击战争中,我们村有七个同志牺牲了。”据资料显示,当年立田村65户人家,除直接参加桂北游击队的青年之外,还有160多人支援过游击战争。这就是“立田模范村”。